《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解读-tyc1286太阳成集团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解读-tyc1286太阳成集团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解读

作者: 时间:2018-05-14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解读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答记者问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出台《计划》的原因何在?主要任务与重点建设内容是什么?日前,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谈谈《创新计划》的出台背景和重要意义?

答: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出部署,明确了目标任务。各地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探索,扎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创新计划》在总结梳理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就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创新作了全面部署。制订《创新计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在新的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举措。实施好《创新计划》,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问:《创新计划》体现了哪些重要思路?

答:《创新计划》按照系统规划、积极稳妥、敢于创新、重点突破的思路,紧紧围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主要突出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顶层设计、系统规划。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教材、教师和教学三方面设计总体结构和布局,同时通过一系列具体举措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各个方面构成相互衔接、彼此支撑、整体推进的建设体系。二是积极稳妥、改革创新。既尊重以往工作基础、取得的成绩和总结的经验,也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力求思路创新、体系创新和政策举措创新。既面向校内,也面向全社会,力求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新格局。三是狠抓落实、突破重点。紧紧抓住突出矛盾和问题,重点围绕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等,将中央的要求与一线师生的期待结合起来,对准焦点,突破重点,力争目标量化可检测。

问:《创新计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创新计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教材体系、人才体系、教学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学科支撑体系、综合评价体系、条件保障体系建设为关键,以推动综合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问题为导向,以教育教学实效性为评价标准,进一步坚定信心,强化责任,系统规划,整体推进,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的战略地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发挥应有的作用。

《创新计划》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发挥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创新推动学生实践教学和教师实践研修。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努力探索攻克教学难关,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坚持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注重师生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坚持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积极拓展思想理论教育渠道,创新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注重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责。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注重资源整合,探索建立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长效机制。

《创新计划》的实施目标是:整体推进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综合改革创新,编写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师好用学生爱读的系列教材,建设一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教师队伍,培育推广理论联系实际、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多种教学方法,重点建设一批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研究宣传、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逐步构建重点突出、载体丰富、协同创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法治教育,坚持不懈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创新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推进统编教材编写使用,构建面向教师和学生不同对象,辐射本专科生、研究生各个层次,涵盖纸质和数字化等多种载体,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相统一的立体化教材体系;提高专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师德高尚、理论功底扎实、教学效果良好的高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人才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艺术,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规范化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为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学科,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引领,相关学科为补充,有效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学科体系;健全完善评价标准,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教师、教学等实际,构建有利于激发各方面积极性,全面系统、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综合评价体系;建强独立二级机构,重点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学院。

问:《创新计划》的重点建设内容是什么?

答:《创新计划》分别从立体化教材体系、教学人才体系、课堂教学体系、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学科支撑体系、综合评价体系、条件保障体系等7个方面,提出实施《创新计划》的重点建设内容。

一是以统编教材为基础,建设思想性、科学性和可读性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材体系。及时修订和使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和教学大纲,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科生和研究生核心课程教材,组织编写系列教学用书。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站”建设,建立文献共享资源库,建设教学资源研究实验室。

二是切实提高专职教师整体素质,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才体系。建立新进教师宣誓、专任教师定期网络注册和退出制度。逐步健全完善国家示范培训、省级分批轮训、学校全员培训三级培训体系。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制度,鼓励支持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鼓励支持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三是积极培育和推广优秀教学方法,建设理念科学、形式多样、管理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系。实施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组织大学生开展“同上一堂网络思政课”活动。组织发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年度报告》。实施教学攻关行动计划,设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出版资助项目。切实加强教学管理,积极探索中班上课、小班研学讨论的教学模式。

四是努力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着力培育学生理论骨干和理论社团,实施卓越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计划,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担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专家。着力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品质,实施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行动计划,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沙龙。制定印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五是努力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引领、相关学科为补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支撑体系。制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规划,制定学科人才培养指导方案,探索建立本硕博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开展交叉研究,注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六是坚持管理与激励并重,建设导向明确、系统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评价体系。修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建立定期督查制度与跨省区市交叉检查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位授权点建设评估制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测评工作体系,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先进典型宣传表彰机制,探索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荣誉教师制度。七是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建设有利于形成工作合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条件保障体系。研究制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实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创新计划有关经费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各地各高校要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项经费投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导检查。

问:《创新计划》在组织领导方面有哪些要求?

答:《创新计划》对加强组织领导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宣部、教育部负责本计划的组织实施,定期研判形势,及时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对对口支援计划。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其研究、咨询、评价、指导和服务作用。各地宣传、教育部门要研究制定落实本计划的详细实施方案。高校党委书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党委书记、校长和分管校领导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确保在学校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公共资源使用中优先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人才培养、科研立项、评优表彰、职务评聘等方面优先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真正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地位。

问:下一步如何推动《创新计划》的贯彻落实?

答: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各种宣传途径,在全社会营造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创新的良好舆论氛围和工作态势。二是适时召开研讨会。围绕《创新计划》各板块专题内容开展研讨,总结、推广理论和实践成果。三是积极贯彻落实。要求各地各高校全面系统学习领会《创新计划》精神,制定本地本校实施计划,把《创新计划》各项任务落细落小落实。四是加强督导检查。把《创新计划》的贯彻落实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督查的重要内容,推动各地各高校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水平。

 

市中校区:中国山东济南市玉函路45号    邮编:250002    |    长清校区:中国山东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大学路2399号    邮编:250300

网站地图